【阿尔法化工】呼市复合肥养分全面、肥效持久,怎么施用才科学?

“庄稼一枝花,全靠肥当家。”在现代农业生产中,复合肥因其养分全面、肥效稳定、持效期长、施用方便等诸多优点而倍受农民朋友的喜爱,应用非常广泛,对作物增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。
复合肥再好,但是一定要用好,不然也会适得其反。正确使用复合肥,一定要了解复合肥,接下来,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复合肥吧。
什么是复合肥呢?它的定义是:由化学方法或(和)混合方法制成的含作物营养元素氮、磷、钾中任何两种或三种的化肥。也就是说,复合肥至少含有氮、磷、钾中两种养分。含有两种营养元素的复合肥叫二元复合肥,含有三种营养元素的叫三元复合肥。
比如我们常用的磷酸二铵,就是只含有氮和磷两种营养元素的二元复合肥。

这里需要提醒的是,现在市场上一些假冒伪劣的复合肥不少,有些从包装上就能直接看出来,很多“问题”复合肥中的钾,根本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钾,而是用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来冒充钾,坑农害农。

真正的复合肥,营养成分中的氮、磷、钾,只能是氮(N)、磷(P2O5)、钾(K2O),包装上也应该标识成这样,像一些肥料包装上钾的标识为KnM、KoM什么的,都有假冒伪劣嫌疑,尽量不要购买。
而一些不法商家之所以常常在钾这种养分上做手脚,就是因为在复合肥中,钾原料比较值钱,这些黑心厂商要么故意减少钾的含量,甚至用一些不知名的东西来代替钾,从而达到偷工减料、攫取暴利的目的。

复合肥的生产工艺有所不同,常见的造粒工艺有:转鼓造粒、圆盘造粒、喷浆造粒、高塔造粒等。这和农民用肥关系不大,就不再详细说了。

复合肥的生产原料主要有哪些呢?一般氮原料有尿素、氯化铵、硫酸铵等,相当一部分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,基本上都用少量的尿素和大量的氯化铵。磷原料的来源主要是磷酸一铵或磷酸二铵;而钾原料的来源通常为氯h钾和硫酸钾。

因为原料的不同,也就决定了复合肥产品的性质有所不同。比如有的复合肥,钾原料用的是硫酸钾,就是硫酸钾型复合肥,或将氯h钾中的氯离子脱去,产品中氯离子的含量不超过3%,也称硫基复合肥;有的复合肥,钾原料用的是氯h钾或氮原料用的氯化铵,产品中的氯离子含量大于3%,就称为氯基复合肥。另外还有硝硫基复合肥、尿基复合肥等。

这里要强调一点,硫酸钾是钾肥,硫酸钾型复合肥才是复合肥,不要混淆。因为有些厂家故意模糊概念,蒙骗农民。

从作物需肥的角度来说,作物不一样,对营养元素的需求也不一样,如有的作物喜氯,像水稻、棉花、红麻、菠菜、甜菜、高粱、谷子等,施用氯基复合肥效果更好一些。还有作物对氯比较敏感,又称忌氯作物,如马铃薯、西瓜、柑橘、茶叶、辣椒、苋菜、葡萄、莴笋、白菜、甘薯、烤烟、草莓、苹果等,这些作物施用氯基复合肥,就有可能造成减产甚至发生肥害。还有些作物对氯的反应不太明显,如小麦、油菜、玉米、大豆、蚕豆、豌豆、甘蔗、花生、番茄、黄瓜、萝卜等,这些作物用氯基、硫基复合肥都可以,只要严格按量施用,一般不会对作物造成不利影响。

因为复合肥起效较慢、持效期较长(肥效期长达3个月,一般施用后10天见效),因此,复合肥适于作基肥(底肥),不宜用于追肥, 苗作物期追肥和中后期补肥,尽量避免使用复合肥。而应该使用氮肥,如尿素或碳酸氢铵等。

另外,含硝酸根的复合肥,不要在叶菜类和水田里使用;含铵离子的复合肥,不宜在盐碱地上施用;含氯h钾或氯离子的复合肥,不要在氯敏感作物或盐碱地上使用;含硫酸钾的复合肥,不宜在水田和酸性土壤中施用。因为如果施用不当,会降低肥效,容易发生肥害。

首页
电话
留言反馈